佛經中說,佛有三不能:
一,佛不能替眾生轉定業;
二,佛不能渡無緣之人;
三,佛不能渡不信之人。
這裡說的佛,並不是宗教,
在我心目中,
耶穌不是基督教,
觀音不是佛教,
佛、耶穌、觀音是帶領那些和祂們能心心相應的人活出神性光輝的老師。
《藥醫不死病,佛渡有緣人》
佛,不是迷信或穿鑿附會的神跡。
佛所能做的事,就是給人們一種途經或方法,
是到達醒覺彼岸的船。
而是否能夠認出並登上這艘能到達彼岸的船,
不是根據你是否自認為是”虔誠的信徒”,
或是你那個充滿了自以為是的比較或批判的頭腦。
想起曾經看過的一個故事:
一位佛的信徒在遇到連日大雨不斷造成的水災,
於是爬到屋頂上避難。但是,猛烈的大雨下不停,
洪水迅速上漲,眼看就要淹到腳下了,
信徒急忙祈求:“大慈大悲的神明佛祖啊,快來救我啊!”
不久之後有一條獨木舟划過來了,
划船的人要信徒上來獨木舟,
信徒卻說:“我不要你來救,
我的佛會來救我的。”
於是那人就走了。
可是大水還在繼續上漲,
很快地淹到了他的腰部的高度了。
信徒十分著急,立即又向佛祖發出祈求。
這時,來了一艘小船,
船上的人要救信徒到安全地帶,
他又拒絕了,並且說道:
“我不喜歡這艘船,這船太小了,
我感到不自由,而且我的佛祖會來救我的。”
那小船也就開走了。
沒一會兒,水已經升到了胸口,
信徒繼續大聲地向佛祖哭求著。
可是,隨著洪水繼續的上升,
信徒已經快被滅頂而失去了意識。
此時,一位禪師駕船經過,救起了他。
這位幸運得救的信徒向禪師哭訴:
“我好難過,平日我總是對佛如此地虔誠,
我這麼地愛佛,總是以最昂貴的貢品奉獻,
但是佛在我遇難之時卻不來救我……”
禪師深深地嘆了口氣說 :
“佛已經幾次化作各式的船來救你,
你卻嫌這嫌那,一次次地拒絕,
如今你仍不知感恩。看來你與佛真是無緣了。”
而藥醫不死病呢?
藥,或者是說療育,
在這裡,所謂能把這個人的病”治好",或者是能讓接受療育的人變得清晰、心變得自由,
並非真的是醫術高明,往往只是這人命不該絕,有了正確的關注,所謂的”病"也自然好了;
或是這個被療育者已經準備好了要去面對和跨越,
於是自然地遇上了合適的療育師,自然對於所要面對的課題大有進展。
所謂醫療界的名醫、身心靈領域的療育師,
必須知道,這是因緣、恩典的體現;
而另一方面,有時候,名醫或名療育師
是由病患或個案眾口鑠金造成的結果,
經常,人們的感謝方式會變成造神行為,
而此時的重點,在於這些名醫或療育師是否向促成這一切的完滿
心懷感恩,而非沾沾自喜,
能知道事情只是流過他去呈現和被表達。
凡事心懷感恩,經驗神性恩典的無所不在。
以最簡單的”呼吸"來說。
正常的情況下,人們吸氣吸入氧氣,吐氣吐出二氧化碳,認為理所當然。
人們通常不會因為可以吸入氧氣,吐出二氧化碳而心懷感恩;
人們總會認為,因為自己還活著所以吸入氧氣,吐出二氧化碳,
是理所當然的,因為人類的構造就是如此。
這是因果法則的層級。
但若是一個人能總是心懷感恩,
在正常情況下(不必等到空氣被嚴重污染了,或掉入大海裡即將滅頂),
就能明白,每一次的呼吸就是一個機會;
能明白,當吸氣可以吸入的是氧氣、可以自由地吐氣,
吐出二氧化碳,是多麼值得珍惜;
這樣的明白,就經驗到了神性恩典,
這樣的明白,就經驗了自己的存在就是神性恩典的具體顯現。
而這樣的明白,就足以讓一個原本可能在無意識中,
會做一些破壞環境生態的事情的人覺醒,
他會知道:當他吸氣吸入的是乾淨的氧氣並不真的是理所當然。。。。
我們知道一初都有因緣果報
而神性恩典又在因果法則之上。
如果能明白到,
沒有什麼是理所當然的,
我們能領受著的幸福或者只是平凡的日常,已是被神性恩典所承載著,
那麼我們就能為周遭帶來永恆的平安與喜樂。佛經中說,佛有三不能:
佛有三不能:
一,佛不能替眾生轉定業;
二,佛不能渡無緣之人;
三,佛不能渡不信之人。
這裡說的佛,並不是宗教,
在我心目中,耶穌不是基督教,
觀音不是佛教,
佛、耶穌、觀音是帶領那些和祂們能心心相應的人活出神性光輝的老師。
《藥醫不死病,佛渡有緣人》
佛,不是迷信或穿鑿附會的神跡。
佛所能做的事,就是給人們一種途經或方法,
是到達醒覺彼岸的船。
而是否能夠認出並登上這艘能到達彼岸的船,
不是根據你是否自認為是”虔誠的信徒”,
或是你那個充滿了自以為是的比較或批判的頭腦。
想起曾經看過的一個故事:
一位佛的信徒在遇到連日大雨不斷造成的水災,
於是爬到屋頂上避難。但是,猛烈的大雨下不停,
洪水迅速上漲,眼看就要淹到腳下了,
信徒急忙祈求:“大慈大悲的神明佛祖啊,快來救我啊!”
不久之後有一條獨木舟划過來了,
划船的人要信徒上來獨木舟,
信徒卻說:“我不要你來救,
我的佛會來救我的。”
於是那人就走了。
可是大水還在繼續上漲,
很快地淹到了他的腰部的高度了。
信徒十分著急,立即又向佛祖發出祈求。
這時,來了一艘小船,
船上的人要救信徒到安全地帶,
他又拒絕了,並且說道:
“我不喜歡這艘船,這船太小了,
我感到不自由,而且我的佛祖會來救我的。”
那小船也就開走了。
沒一會兒,水已經升到了胸口,
信徒繼續大聲地向佛祖哭求著。
可是,隨著洪水繼續的上升,
信徒已經快被滅頂而失去了意識。
此時,一位禪師駕船經過,救起了他。
這位幸運得救的信徒向禪師哭訴:
“我好難過,平日我總是對佛如此地虔誠,
我這麼地愛佛,總是以最昂貴的貢品奉獻,
但是佛在我遇難之時卻不來救我……”
禪師深深地嘆了口氣說 :
“佛已經幾次化作各式的船來救你,
你卻嫌這嫌那,一次次地拒絕,
如今你仍不知感恩。看來你與佛真是無緣了。”
而藥醫不死病呢?
藥,或者是說療育,
在這裡,所謂能把這個人的病”治好",或者是能讓接受療育的人變得清晰、心變得自由,
並非真的是醫術高明,往往只是這人命不該絕,有了正確的關注,所謂的”病"也自然好了;
或是這個被療育者已經準備好了要去面對和跨越,
於是自然地遇上了合適的療育師,自然對於所要面對的課題大有進展。
所謂醫療界的名醫、身心靈領域的療育師,
必須知道,這是因緣、恩典的體現;
而另一方面,有時候,名醫或名療育師
是由病患或個案眾口鑠金造成的結果,
經常,人們的感謝方式會變成造神行為,
而此時的重點,在於這些名醫或療育師是否向促成這一切的完滿
心懷感恩,而非沾沾自喜,
能知道事情只是流過他去呈現和被表達。
凡事心懷感恩,經驗神性恩典的無所不在。
以最簡單的”呼吸"來說。
正常的情況下,人們吸氣吸入氧氣,吐氣吐出二氧化碳,認為理所當然。
人們通常不會因為可以吸入氧氣,吐出二氧化碳而心懷感恩;
人們總會認為,因為自己還活著所以吸入氧氣,吐出二氧化碳,
是理所當然的,因為人類的構造就是如此。
這是因果法則的層級。
但若是一個人能總是心懷感恩,
在正常情況下(不必等到空氣被嚴重污染了,或掉入大海裡即將滅頂),
就能明白,每一次的呼吸就是一個機會;
能明白,當吸氣可以吸入的是氧氣、可以自由地吐氣,
吐出二氧化碳,是多麼值得珍惜;
這樣的明白,就經驗到了神性恩典,
這樣的明白,就經驗了自己的存在就是神性恩典的具體顯現。
而這樣的明白,就足以讓一個原本可能在無意識中,
會做一些破壞環境生態的事情的人覺醒,
他會知道:當他吸氣吸入的是乾淨的氧氣並不真的是理所當然。。。。
我們知道一切都有因緣果報
而神性恩典又在因果法則之上。
如果能明白到,
沒有什麼是理所當然的,
我們能領受著的幸福或者只是平凡的日常,已是被神性恩典所承載著,
那麼我們就能為周遭帶來永恆的平安與喜樂。